工作目标:坚决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、科研和生活秩序,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治安案件或突发事件,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。工作原则:预防为主 打防结合 查除隐患 落实责任。工作要求:协调好、落实好、服务好、形象好。

安全教育

安全知识
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 安全教育 > 安全知识 > 正文

国际减灾日 | 防灾减灾知识请牢记!

发布日期:2023-10-13 点击:




    “国际减灾日”全称是“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”。今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,主题是:“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”。强调构建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多方协同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。保护好灾害脆弱群体,加强防灾减灾中的韧性建设。


     国际减灾日的设立可以追溯到1989年。此前,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,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一个国际日。现在,每年10月13日举行的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,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,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。


   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,包括干旱、高温、低温、寒潮、洪涝、山洪、台风、龙卷风、火焰龙卷风、冰雹、风雹、霜冻、暴雨、暴雪、冻雨、大雾、大风、结冰、霾、雾霾、地震、海啸、泥石流、浮尘、扬沙、沙尘暴、雷电、雷暴、球状闪电、火山喷发等。

地震

对于突发而来的地震,我们应心平气和去面对,不要听信谣言。在大震前发生小的晃动时,应迅速关掉暖气、水壶、煤气和电源,然后躲到桌、椅、床等结实的家具下。在大晃动过后跑到公园、广场、操场等宽阔地,抱头趴下,注意好以上预防措施,才能在地震中生存下来;地震后再次发生余震的可能性较大,余震时尽量蹲在开阔地方。


图片


火灾

预防火灾要做到安全用火用电,不乱拉乱接电线,在家里或寝室不使用违规电器。出门要检查电源是否关闭。不在楼道、阳台堆放杂物,堵塞疏散通道。

图片


洪水

突遇山洪袭击时,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。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。不要轻易游水转移,以防被山洪冲走。被围困于低洼处,或木结构住房时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,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船只、木排、门板、木床等漂浮物,在水上转移。


图片


台风

台风来临时,千万不要在河、湖、海的路堤或桥上行走,不要在强风影响区域开车。如果必须外出行走,要穿上颜色鲜艳、紧身合体的衣服,行走时弯腰把身体缩成一团,以减少受风面积。尽可能避开地下通道等易积水地区。


台风中不要赤脚或穿凉鞋,雨靴最好,防雨又绝缘,预防触电。汽车经过积水路段要小心,看到水比较多时,最好不要强行通过,谨防发动机进水。如果在路上看到有电线被风吹断、掉在地上,千万别用手触摸,也不能靠近。马上拨打当地热线电话通知抢修人员。

图片

泥石流

遇泥石流时,身处非滑坡山体区时,不要只身前去抢险救灾,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。沿山谷徒步时,一旦遭遇大雨,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,离山谷越远越好,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。驱车从泥石流地区经过时,刚发生滑坡的地区可能再次发生滑坡,未探明情况不要驱车前往。



图片

雷电

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。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,要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;要走的慢些,步子小点;不要骑自行车,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,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、锄头扛在肩上。


人在遭受雷击前,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,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,或选择低洼处蹲下,双脚并拢,双臂抱膝,头部下俯,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。

图片


山体滑坡

山体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,受河流冲刷、地下水活动、雨水浸泡、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,在重力作用下,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,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。

图片


沙尘暴

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条件、物理因素、环境因素、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。其中,自然条件有利于沙尘源分布和空气不稳定;物理因素包括大尺度环境、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、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;环境因素包括土壤风蚀;人为因素包括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;气象因素包括温度、湿度和降水。

图片

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


Baidu
sogou